民国时期,财政秩序混乱,苛捐杂税的表现形式有一物一税或一物多税;关卡林立征收厘金或类似厘金的捐税;滥征附加,正税之外又征各种附加税;巧立名目,层层摊派,名目繁多。
抗日战争时期,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各目繁多,数不胜数,铅山县杂税杂捐就有田赋捐、自卫队经费税、牲畜捐、契纸捐、屠宰捐、庙捐、随赋加征留粮捐、店铺捐、学谷捐、验契附加、人力捐、盐税、当税、契税、营业税、商业牌照税、特种营业执照税、地丁附加、印花税、牲畜税、屠宰税等。由于当时钱钞券混乱,物价飞涨,多以粮为捐税。百姓皆衣食不保,无粮捐税额均以收缴者口喊为准。加重了国民的负担,致使民怨载道,苦不堪言,此种状况即所谓“苛捐杂税”现象。
铅山县1938年征收自卫队经费税
铅山县1948年随赋加征留县公粮
铅山县1948年征教育(学谷税)